教师论文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语文组:马园)
发布者:新沂市第一中学 马 园      发布时间:2010-02-25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新沂市第一中学  马 园

 

摘要:分析和关注教学中高成本低收效的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从教师研读文本、目标设置、学生深入文本、提高课堂提问和学生诵读的质量,以及课后阅读等方面合力促进语文课堂的高效生成,在语文教学课堂中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文本素质  教学目标  问题预设  诵读教学  经典阅读

 

最近我读到一个诗歌教学案例,课文是《错误》,作者为台湾诗人郑愁予。案例作者是河北张家口市第一中学的尤立增老师。再读尤老师的教育观点:“语文教学的核心重在‘转化’”,‘转化率’是指语文知识、语文能力、与语文相关的语文素养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文素质比率,这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核心。”他由此凝结出一个概念,即“(语文)转化教学论”。在教学实践中我一直思考这个问题。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教学中如何提高“转化率”的问题。

一、提高教师的文本素质

何谓文本素质?就是教师对文本的独立解读能力和科学有效施教的能力。要让语文课生机勃勃,体现其固有的灵性,关联因素很多,但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文本素质;而决定教师文本素质高低的诸多因素中,教师的阅读视野则是最基本的要素。“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江面浩瀚,才能任船儿逍遥飞渡。教每篇课文前,教师除了要认真研读文本外,还要将阅读区间扩大到与课文相关的文章、著作、背景资料等。比如讲《师说》,就应该读一读韩愈的生平传记,体悟其“不顾流俗”的勇气与执著于理想的精神,才能真正萃取《师说》的精髓。讲《赤壁赋》,就应该读《苏东坡突围》,感受苏轼那豁达乐观的心胸,了解他一生的起承转合。

二、学生要深入的读文本

在语文课程改革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些被肯定和赞扬的课例:他们一味的讨论所谓的文化内涵,而基本上不读课文。我以为不读课文,或不充分的读课文,无论如何都不能算是好的语文课。一位老师上《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先说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又谈起外国文化,然后让学生归纳总结。没有关心课文的观点,分析传统与文化的区别,对文章的行文思路也没有理清楚。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替代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

三、设定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分层的,学科教学有宏观目标,教学单元有中观目标,每一篇课文的目标设定应该是有链接关系的,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具体明确的。例如文言文教学。“掌握文言实词和虚词”“掌握特殊句式”的字样常常出现在教案中,然而掌握哪些特殊句式并没有确指,应该在备课中得到体现。

新课程提出了教学的“三维目标”,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并非都要涵盖这些因素,而是要有具体实在的目标。

四、提高课堂中的问题质量

目标的确立决定着教学内容的取舍。哪些知识是新出现的,哪些是再现的,学生具备了怎样的学习能力,哪些问题是无效的,如何能利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来分析新的材料,从而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从而得到较好的转化率。比如教学《我与地坛》一课,先让学生写一写自己熟悉的自然界的某一景物,想想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写。之后,再让他们带着各自写作经验,走进文本,和文本对话,和作者对话。如此,他们自然就会对文本产生更为真切深刻的自我体验,自然会生成许多问题和感悟,如:史铁生选择了地坛里的哪些景物来写?他是怎样将景物写得如此具有生命的活力和生命的精彩的?史铁生笔下的景物后面有他怎样的经历和情怀?这些景物在史铁生的生命中意义是什么?随着一个个问题的生成和解决,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对写作的理解、对生命意义的感悟思考等都有了实实在在的收获。

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语文特级教师肖家芸老师的一节语文课《你为什么会感到愉快》给我们提供了如何创造高效率课堂的典型案例。在理解“移情”这个知识点时,肖老师设计了两个教学环节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一是研读文本,从概念上理解两种移情的区别;二是举出运用移情的名师佳句,将生活经验和课堂学习结合起来。第一个教学环节是知识的传授,但肖老师并没有简单的讲授两种移情的不同,而是让学生自己边读边比较两种移情的不同;在比较的同时,引导他们学会正确的理解知识、用语言准确的表情达意,注重的是学生理解知识的体验过程。如当学生说“内摹仿是达到物我同一,就是人融于物”时,肖老师随即问:“是人融于物,还是人被物的情感、意向所移呢?”这富有启发性的一问,马上就解开了学生对知识的疑惑,此生立即回答“人被物所移。”第二个环节是富有创造性的语文活动,即让学生举出运用“移情”的名师佳句。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引发了学生的适度“认知焦虑”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充满了浓郁的课堂文化氛围。

一位老师在组织学生学完苏轼的《赤壁赋》的第三段后,扣住文中“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这几句话,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要求学生以“我渺小,但我很重要”为题写一段文字,字数不限。学生的写作热情被调动了起来,而且不少学生写得很有文采。一位学生这样写道:“我爱那绿野的辽阔,于是我化作了一束小草,却被风吹倒。我爱那碧海的浩瀚,于是我化作了一叶扁舟,却被波浪淹没。我爱那高山的巍峨,于是我化作了一块岩石,但最终只是被人们匆忙的脚步踏过。我很重要,因为我为绿野增添了一丝新绿;我很重要,因为我为碧海增添了一眼柔波;我很重要,因为我为高山增添了一份时间的深邃与凝重。我很渺小,但我很重要。”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情绪兴奋、思维积极,课堂教学的效果自不待言。

笔者在准备《赤壁赋》教案时,发现按备课的程序讲“主客对话”教学就会变得十分枯燥,这样“灌”下来,学生有可能如坠烟海,云里雾里。要理解“主客对话”,就应该走进苏轼的内心世界。苏轼从宇宙中的生命是生生不息的,人应该积极乐观的看世界,虽然江水浩荡,日夜不停,但就整个大江来说,不曾流失消逝;虽然月亮圆缺变化,而实际“卒莫消长也”。面对痛苦灰暗的政治生活,应该抱有现实的积极的态度,才能真正获得即“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事实上主客的交锋就是苏轼内心苦难、矛盾交织的独白,是作者内心两种生活态度斗争的反映。总之在教学中要反复斟酌设计适合学生的问题,有效的训练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五、提高语文教学中诵读的质量

笔者在一节课中有这样的体会:在讲《荷塘月色》的美景时,只有着眼于整体才能体会到那淡雅、静谧、幽美景色中融入的作者喜悦之情及暂时获得的超脱的心境。是一种潜意识的思维活动,反观现在的有些课堂教学,太过于理性化,技术化的分析取代了诵读和感悟。“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喜悦质感全被教学肢解的面目全非。再如:有的老师在教《我与地坛》时,着重分析了地坛中荒芜但并不衰败的特征时,分析蚂蚁是活泼的俏皮的,蟋蟀是冲出危难找到希望,露珠是总有一天发挥自己的力量等。在没有充分读文本的时候,硬是让学生说出这些小动物蕴含的深意,这些理性的讲解让学生无所适从,更不用谈转化率的问题了。穷形尽相的讲解和拖拉冗长的分析,忽视了文本本身的模糊性与多义性,而演变为一种理性的武断。

在文学教学中要加强诵读。非诵读不能感悟文本的语言美、音韵美、意境美。《六国论》这篇文章尽管大纲没有要求背诵。笔者在教学时,把诵读贯穿课堂始终,在落实实词、虚词、语法现象的同时引导学生加强背诵,课文讲解的过程就是理解背诵的过程。不仅较好的掌握基础知识,理解论证的方法和逻辑层次,而且全班同学都能较熟练的背诵。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实现了有效的教和有效的学。诵读关键是要对学生的诵读进行科学的指导,如纠正学生的读音,指导学生读清句读,读准节奏,理解作品的大意,粗知文章的思路,进而读出语气和情感,读出作品的抑扬顿挫,跌宕起伏,和作者给予文章的喜怒哀乐。笔者在教授文章时总是做示范读,课堂上还可以时而齐读、时而自读、时而分组读、多种方式交错进行,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兴奋中愉悦的诵读。从而实现有效的学习和感悟。

 六、倡导经典阅读

本学期笔者要求全班学生备齐高中学生必读名著。并且按照从易到难,从篇目小到篇目大的顺序要求学生读书并写读书笔记。大多数的同学能按照要求认真阅读。也有的同学有畏难情绪,还有的认为看名著太占时间。我就采取了在小组中评选优秀读书笔记的方法,鼓励学生多读多写。通过在班级展览,课前读自己的读后感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一位女生,她开学以来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楼梦》(部分)、《雷雨》、《老人与海》等名著,写下了近二十篇优质的读书笔记。在笔者的鼓励下,该生保持这良好的习惯,并且影响着其他同学。在期中考试中该生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对于语文教学来说经典阅读的路是相当漫长的,在被升学压力束缚、被流行和快餐文化浸染的学生非常需要从这个辉煌的通道去品味生活,在理智的思考中让青春的心灵有内在的飞跃。学生读的多,思考的就深入,从而促进文本的教学,反之用在课堂上学的知识,提高的能力,运用到课外阅读中,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要切实改善语文教学高成本低成效的现状,就必须深入研究文本,了解学生学习基础,因才因文施教,设计丰富多彩的、有实效的语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我将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创造新鲜的教学方法,及时的总结教学经验,更好的推进课堂教学转化率的提高。

 

注:本文获江苏省教育学会组织开展的2009年度论文评选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