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论文
浅谈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化学组:刘方云 何从德)
发布者:刘方云 何从德      发布时间:2010-02-25

浅谈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新沂市第一中学  刘方云  何从德

 

摘要:课堂教学中离不开设疑提问,提问离不开相应的问题情境,而恰当的问题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本文从问题设计的角度,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设疑时情境的创设方法。

关键词:创设   问题情境

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是指在教学中,教师通过精心设定特定的情境,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形成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那么作为教师,我们该如何把学生的学习目标转化为问题情境呢?结合我的教学经验,我觉得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1.联系日常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化学与生产生活联系非常密切,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物质,生活中常常涉及化学原理。所以我们若用日常生活知识创设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案例1:在讲解铵盐的性质时,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某地农村在运输氮肥NH4NO3时,因为淋雨而板结,为便于使用,人们试图将其敲击粉碎。结果发生了爆炸,造成人员受伤。而后结合这个故事,让学生思考:这个故事表明铵盐具有什么性质?而后让学生结合铵盐的性质,指导农民如何安全有效使用板结的NH4NO3

2.利用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化学式一门一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就是让学生通过做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从而获取知识,提升综合能力的一个很好的平台。思维往往是从人的活动开始的,切断了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得不到发展。所以,若以实验创设问题情境,最易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让学生在一系列的亲身体验中发现新知识,理解新知识和掌握新知识。最为关键的是在实验中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

案例2:在 “原电池的原理及其应用”教学中,给每个学生准备两个美丽的音乐卡片,先让学生开启电源听优美的音乐,而后让学生把卡片中的纽扣电池拿掉,导线分别于铜、锌金属片相连,把金属片插入一个西红柿中,当优美的音乐再一次想起来,让学生思考:用铜、锌西红柿中音乐为什么会响起来?这样的装置提供了那种形式的能量?而后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什么叫原电池?其构成有何特点?他为什么可以提供能量?

3.利用电影、电视剧中的片段创设问题情境

电影电视剧是当代中学生日常生活中消遣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所以若以学生熟悉的电影、电视剧中的片段为切入点,创设问题情境,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消除学生的疲劳,而且能极大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发学生的共鸣。案例3:在讲解“糖类”中有关淀粉的教学中,引入现在热播的电视剧《特殊任务》在国民党准备攻打延安时,我党潜伏人员送出一封家书,一张是写满字的信、另一封则是“白纸”,我党的地下工作者在收到后,用棉签蘸取一种溶液涂在白纸上,立刻显出绝密情报内容。引导学生在看完后思考:这张纸上的字是用什么写的呢?棉签上蘸取的又是什么物质?使学生的兴趣大增,而且对于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刻。

4.利用图片、多媒体课件、VCD等教学光盘创设问题情境。

新课程标准要求化学教学中必须改变以往的照本宣科式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应该从全面培养、提高学生的素质入手,来设计好每一节课。而多媒体应用于课堂教学,把问题情境的创设渗透到教学中,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恰当使用图片、多美图课件、VCD教学光盘,使学生的各种感官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使教与学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案例4:在介绍酸雨的知识时,可以首先播放一段关于酸雨的形成过程,以及酸雨危害的录像,在学生观看后,提出问题:酸雨是如何形成的?酸雨的危害有哪些?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防治酸雨?学生根据所看到的视频资料,就很容易归纳出关于酸雨的相关知识。案例5:在学习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时,利用制作完成的多媒体来模拟其工作过程,这样就把学生看不见的微观世界宏观化,以生动而形象的动画来激发他们的想象和疑问。而后再让学生回答:电子是如何流动的?溶液中的H+SO42-是如何移动的,两个电极上发生什么样的反应呢?

5.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来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学习的知识是逐步深入的,前面的知识为后面的学习打了基础;后面的知识又是前面所学知识的深化和延伸。所以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创设情境,能有效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

案例6:在学习物质提纯时,先让学生讨论化学提纯物质应该注意哪些问题(①被提纯的物质不能减少;②不得引入新的杂质;③易于分离和复原;④为使杂质尽可能全部除去,加入的试剂要过量;⑤在多步分离过程中,后加的试剂将前面所加的试剂除去)。这个问题的前三点学生都已学习过,后面两点对于初学者是陌生的,因此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设计题目]如何除去硫酸钠晶体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钠晶体。引出题目,让学生根据以前的知识对此进行分析思考。

[思维分析]碳酸钠晶体中的碳酸根离子必须除去的,因碳酸根离子遇酸放出二氧化碳气体,故一般加酸除去碳酸根离子。所选择的酸在除去碳酸根离子的同时,还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所以应选择硫酸。

6.利用知识与当今科技前沿来创设问题情境。

当今社会,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知识不断更新,这就需要培养学生对新科技知识的认知能力。而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学科,当今许多科技前沿都涉及化学知识。而利用高科技的成果来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更好激发学生对于科学的兴趣和对创新的敬仰。案例7:在学习NO性质时,可以联系医学新成就,介绍NO 对人体某些疾病的治疗作用。再提出问题:为什么大量的NO 吸入对人体有害,而少量的NO却能治疗某些疾病?在学习高分子时,可以联系智能高分子材料、可降解塑料、可吸水的高分子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料等应用提出相应问题。

在教学中适宜的“问题情境”可以提供丰富的学习信息和材料,有利于学生主动地思考和探究问题。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我们应该精心设计良好的问题情境,时学生由情入境,激发思维,提高学习的兴趣。使课堂教学活动更加扎实有效。

 

注:本文获江苏省教育学会组织开展的2009年度论文评选三等奖。